教学园地 教学大纲 教案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度 教材 课程
 
教学园地>>构造地质学>>答疑区>>第77页

教师管理

学生新问题指导教师只有在登陆后才可见

波波:

老师您好!
请问在野外区分三大类岩石有哪几方面??越多越好

教师回复:
  在野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区分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1)岩石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和(2)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
  有些岩石类型一般会出现在特定的区域构造位置,例如变质岩通常会出现在造山带、地块基底、断裂带或者岩浆接触带内,而岩浆岩则主要会出现在构造活动性比较强烈的造山带内部、地块基底内部或者大型断裂带内等。需要强调的是,岩石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在识别岩石的过程中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仅根据岩石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就判断岩石的类型。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一般都具有特定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因而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是识别岩石的重要依据——不论在野外还是在室内都是如此。
[2009/9/27 21:06:12]

xiaoyou:

老师你好:最近看参考书时发下了一个问题不知道如何解答,怎么找也看不明白,请帮助下,谢谢。半段一个低角度断层是逆冲推覆构造还是伸展剥离断层?

教师回复:
  本答疑系统分别在2008年11月20日、2008年12月11日和2008年12月29日回复过孤帆、郝瑞和“一盏灯”提出的这个问题,请参考有关回复。
[2009/9/23 8:14:49]

缪斌:

老师你好,请分析一下凌河地区的地质总论
谢谢

教师回复:
  本答疑系统在2009年7月2日回复“小明”的提问时详细分析过凌河地形地质图,请参考有关回复。
[2009/9/21 18:25:28]

xiaoping:

老师,我最近读了文章 看到一个关于断层位移分布的图 ,它显示断层位移最大位于中心部位,成椭圆形,向着端部逐渐减小为零,那么我想 如果是这个模式,沿着倾向方向 断层位移的数值分布应呈 小-大-小的分布模式,但我们常看到的断层 如果是后生的 那么断距不变 ;如果是同生的 那么 向下断距增大,而没有看到断距 从小到大 再减小的模式 ,这是不是矛盾了那?

教师回复:
  任何一条断层在地面上的延伸规模总是有限的,断层的最大位移一般位于断层的中部,向两端位移逐渐减小,直至减小至零,所以从地面方向来看,断层的位移确实是沿着断层线方向基本呈椭圆形分布的。如果一条断层在剖面上的上端点与下端点都被很好地保存下来(这种情况在自然界并不多见,断面一旦出露地表,断面的上端点就难以确定了;断面的下端点可能太深),不难理解,在上端点和下端点处断层的位移为零,向断面的中间部位位移逐渐增大,在剖面上断层的位移沿着断面方向基本上也呈椭圆形分布。
  在文献中经常能看到非同生断层具有恒定断距,同生断层的断距向下增大,这是因为我们实际在考察断层时,往往总是考察断距最大的局部断层区域,并没有在平面和剖面方向分别把断层从一个端点(断点)追到另一个端点(断点)。因此,并不存在你所说的矛盾。
[2009/9/16 8:53:05]

荆同学:

名词解释:逆冲叠瓦扇
简述在浅变质沉积岩区确定地层层序的沉积与构造标志
谢谢老师

教师回复:
  逆冲叠瓦扇是叠瓦状逆冲断层(imbricate faults)组合中的一种类型,一系列产状相近的逆断层的上盘依次相对上冲,呈屋顶盖瓦式或鳞片状依次
叠覆的组合型式就是叠瓦式组合。许多叠瓦状断层常常表现为有一条主干逆冲断层作为“底板”滑断面,在其上的逆冲岩席中发育有一系列铲状的分支逆断层,其间的弧形断片依次上冲叠置而构成叠瓦扇(imbricate fan)。根据叠瓦状断片的滑动特点可对叠瓦扇进一步分类:最大滑动量的主干逆冲断层出现在前缘的称为“前导叠瓦扇”或“锋缘逆冲断层系”;出现在后缘的则称为“后继叠瓦扇”或“尾缘逆冲断层系”(据Boyer等,1982)。如果叠瓦扇中次级逆冲断层的顶部也联合成为一条大型的逆冲断层(即顶板逆冲断层),则构成双重逆冲构造。
  在浅变质沉积岩区确定地层层序的沉积构造主要有交错层理、粒序层理、暴露标志(泥裂、雨痕、雹痕等)、波痕、滑塌构造、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等。可以用于判断地层层序的构造标志主要有次级褶皱的轴面或层间劈理,但使用这种方法判断地层层序的前提是:地层是以纵弯褶皱作用的方式被褶皱的(岩石圈上部的大部分褶皱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用构造标志判断地层层序的基本原理有两条:(1)相邻两层的上层总是指向背斜的转折端(或背离向斜的转折端);(2)次级褶皱轴面或层间劈理与地层的锐夹角指示相邻层的运动方向。
[2009/9/14 19:05:06]

6985246:

老师您好,同沉积盆地是否就是沉降盆地?断陷盆地与同沉积盆地出现于什么断层(正、逆、平移)?

教师回复:
  “同沉积构造”、“同沉积断层”和“同沉积褶皱”等是在地质学中经常可以见到的概念,但“同沉积盆地”是一个不常见的术语,我查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工具书也没有查到该术语,建议你根据出现该术语的文献深刻地理解该术语。
  根据对“同沉积”的一般理解,“同沉积盆地”也许是指在构造活动的同时发生的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沉积基准面的“沉降”可能是相对的,所以“沉降盆地”也是一个含义比较模糊的概念。例如,对于发生在逆冲推覆体上盘的背驮盆地来说,随着逆冲推覆活动的持续进行,盆地的沉积基准面可能是绝对上升的,但是相对盆地周边来说则可能是相对沉降的。正因为如此,“同沉积盆地”未必就是“沉降盆地”。
  由于盆地的面积可大可小,压应力在岩石中传递时衰减比较快,这造成断陷盆地与“同沉积盆地”的边界可以是正断层,也可以是逆断层,或者平移断层。
[2009/9/7 20:11:10]

孙同学:

请问老师什么是岩石的粘度?谢谢

教师回复:
  粘度(viscosity)是反映流体物理性质的一个参数,是对流体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流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相互作用越强则流体的粘度越大,流体流动也就越困难。粘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速度梯度下流体所受的剪应力,粘度的单位为帕·秒。
  由于粘度是反映流体物理性质的参数,一般处于固体状态的岩石没有粘度。但是岩石在自然状态下可能长期受力,岩石可能呈现固流体(rheid)状态,在固流体状态下岩石可以黏性流体的形式缓慢流动,固流体可以具有粘度,其含义等同于流体粘度。
[2009/8/14 11:02:21]

洞子:

老师,想请教等密度图的详细做法

教师回复:
  节理极点等密图用于从统计学的角度反映节理的优势方位,通常是在施密特网上编制的,但在普洛宁网上投影后统计时会更方便一些。节理等密图的制作方法一般包括四个步骤:(1)制作方格网,在透明纸极点图上作方格网(或在透明纸极点图下方垫一张方格纸),平行E-W、S-N线间距等于大圆的1/10;(2)分别用中心密度计和边缘密度计统计节理极点的密度,并在每一方格的“+”中心标注相应的节理极点数;(3)连接等密线,在此过程中有时会用到插值法求取中间密度值;(4)整饰图件。
[2009/7/28 16:37:14]

东子:

我想做些对:断层产生时它周围应力场的变化情况,及应力场变化对周围断层形成的影响 这方面的调研,请老师推荐一些国内外相关文章,谢谢

教师回复:
  断层发生时断层周围的应力场一般地会遵循安德森模式,安德森模式只是指示了断层发生时周围应力场的方位和性质,但并不反映不同方向应力的大小变化,由于受到岩石自身的力学性质、岩石受力的边界条件、应力场的属性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方向的应力变化是十分复杂的问题。有关的文献比较多,建议你在有关的文献检索系统中自己检索这方面的文献。
[2009/7/20 20:59:37]

地质工作者:

您提出的问题,当指导教师回复后才能显示出来.老师 怎样确定或分析压象限

教师回复:
  不知“压象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无法回复你的问题。
[2009/7/13 13:32:17]

分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

请在此留言提问:
姓名:
性质:公开秘密
信箱:
主页:
提问或留言内容:
验证码:
请输入:

  











== 教 学 园 地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制作维护
Copyright©199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