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园地 教学大纲 教案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度 教材 课程
 
教学园地>>构造地质学>>答疑区>>第76页

教师管理

学生新问题指导教师只有在登陆后才可见

徐春阳:

对不起,看错了

教师回复:
    
[2009/10/14 8:23:11]

徐春阳:

你们做的关于走滑多媒体,是不是做错了。一?其中第三张片子中关于左行走滑断层和右行走滑断层是不是弄反了?二、条十三张片子上做的图是不是做错了,好好看看。这些东西别拿出来害人

教师回复:
  如果真地错了,我们会及时改正的。尽管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讲课内容,但偶尔也可能由于疏忽而出现一些失误。
  你指出的问题是不存在的。
[2009/10/14 8:06:26]

高原:

请问老师 若在一个地层剖面中,所有地层均朝南倾斜,岩层中斜层理发育,斜层理朝南收敛,向北撒开,可以判断此处的地层层序是什么情况

教师回复:
  根据你的描述,这套地层是倒转的。
[2009/10/13 13:45:31]

hailun:

老师好,我不是地理学专业的学生,但是想知道一些关于地理地质方面的科普知识,请推荐我一本书。谢谢

教师回复:
  《地球科学概论》或者《普通地质学》是地质专业学生学习地质学知识的入门教材,建议你也从这本教材开始学习地质学知识。
[2009/10/12 23:04:48]

虚心:

老师:
  您好!我问一下,印度板块俯冲入欧亚板块之下会不会在中国东部形成一张拉环境呢?会的话其机制又是什么呢?谢谢!

教师回复:
  一般认为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的俯冲作用会对中国西部的区域构造格局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对中国东部的影响是间接的,不会导致中国东部产生拉张环境。
[2009/10/12 20:24:45]

虚心:

老师:
 您好!我想问一下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谷发育特点及其形成背景?能给我详细介绍下吗?谢谢老师!

教师回复:
  一般认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强烈的伸展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之下的俯冲作用有关,但是目前地学界在伸展的具体机制方面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如底侵作用、地幔对流、拆沉作用、软流圈向东蠕动等)。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著已非常多,建议你查阅有关的文献。
[2009/10/12 19:42:58]

学生:

老师:您好!请您解答:论述走滑构造系统应变状态、伴生构造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形式!!
  一名地理科学学生

教师回复:
  本答疑系统分别在2007年11月18日、2008年12月29日、2009年1月2日、2009年5月23日和2009年6月2日回复过周辉、一盏灯、学生、天明和“Dos”提出的类似问题,请参考有关回复。
[2009/10/9 21:05:18]

雅鲁藏布: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流水作用导致河流改道吗?我想详细的了解下。

教师回复: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民间谚语,其来源是:从前黄河河道不固定,经常会改道(历史上数次发生)。某个地方原来在河的东面,若干年后,因黄河水流改道,这个地方会变为在河的西面。该谚语比喻人事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有时候会向反面转变,难以预料。虽然该俗语的来源与河流的改道有关,但是三十年相对地质历史来说太短暂了,地质学并不用该俗语来说明河道的变迁。地质学用河流的侧蚀作用说明河道的变迁,河道变迁的速率取决于河流侧蚀作用的速率,而河流侧蚀作用的速率则与地壳升降、河道的岩石组成、河流的水流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河流改道所需的时间一般是不固定的。
[2009/10/5 13:09:53]

雅鲁藏布:

老师您好:为什么说岩石是地球历史的记录?

教师回复:
  人类历史相对于地球历史来说非常短暂,许多地质过程发生的时候人类还未出现,而地质过程发生时往往都会在岩石中留下相应的记录(如地层岩相变、变形、断裂等)。因此,从理论上说,有可能从岩石记录中认识地球的历史。由于岩石所遭受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相互叠加改造,根据岩石恢复地球历史的过程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
[2009/10/5 13:07:21]

雅鲁藏布:

老师你好:我想问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地质学含意

教师回复:
  地质学在描述地质环境变迁时一般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是“沧海桑田”。
[2009/9/30 13:32:34]

分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

请在此留言提问:
姓名:
性质:公开秘密
信箱:
主页:
提问或留言内容:
验证码:
请输入:

  











== 教 学 园 地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制作维护
Copyright©199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