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园地 教学大纲 教案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度 教材 课程
 
教学园地>>构造地质学>>答疑区>>第7页

教师管理

学生新问题指导教师只有在登陆后才可见

111:

老师,那在野外区分面理和层理的标志是什么?我想问的主要是区分面理的标志。这个书上没找到?

教师回复:
  层理本来就是面理的一种。在野外鉴别面理的标志是面理的特征,主要包括面理的物质构成和面理的空间展布特点。
[2012/12/31 8:07:13]

何杰:

请问老师 在不考虑理想塑性的情况下,粘性流体和塑料物质的最大区别是什么,老师新年快乐!

教师回复:
  粘性流体是粘性效应不可忽略的流体。塑料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二者的差别主要有两点:(1)物质存在状态不同,粘性流体主体呈液态,而塑料呈固态;(2)二者的流变行为不同,粘性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具有粘弹性效应,而塑料的粘性流动不仅具有粘弹性效应,而且伴随热效应。
[2012/12/30 23:04:30]

999:

1、分离型板块边界一般不可能出现()A、基性岩浆侵入B、深源地震C、浅源地震D、基性岩浆喷出
2、关于地震的震级与烈度()A、总体说来,震级越大,烈度越大B、二者关系说不清C、总体来说,离开震中越远,地震震级越来越小D、大致说来,离开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来越小,但震级是不变化的
3、平常所见的河床宽度仅占河谷谷底的很小部分,这主要是因为()A、过去的水量大,而现在突然减小了B、过去的河床很宽,现在堆积变窄C、河床的测试与摆动造成的D、河床的下蚀作用
4、目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主要边界类型是()A、平错型B、离散型C、碰撞型D、俯冲型
5、风蚀盆地中一般控制风蚀作用的极限面是()A、浪基面B、大地水准面C、潜水面D、河流的侵蚀基准面
6、在大洋中脊中一般不会出现()A、转换断层B、深渊地震C、磁异常条带D、火山活动
7、有一种火成岩,SiO2含量是52%,隐晶质结构,杏仁状构造,主要有斜长石、角闪石等矿物组成,这种岩石是()A、花岗岩B、流纹岩C、玄武岩D、闪长岩
8、主要的地震和火山爆发()A、不会在类似的地方发生B、通常发生在板块边界或热点地区C、发生于板块中央D、仅发生在分离型板块边界或热点地区
9、从下面选取一个与其他4个没有逻辑关系的术语是()A、新月形沙丘B、黄土C、风蚀D、河曲E、砾漠

10、现代只发育基性火山岩和浅源地震的火山岩带最有可能是()A、大兴安岭火山岩带B、阿尔卑斯-印尼火山岩带C、环太平洋火山岩带D、大洋中脊火山岩带
11、那种搬运作用方式一般不会使碎屑颗粒的形态和大小发生变化()A、载移B、跃移C、推移D、悬移
12、下列哪一种地质作用最有可能形成与其相应的岩石()A成岩作用与灰岩B、火山作用与花岗岩C、侵入作用与玄武岩D、胶结作用与大理岩
1. 有一种晶型为立方体的矿物,硬度大于小刀,不同晶面上发育三组相互垂直的生长纹,该矿物是
a黄铁矿b黄铜矿c石英d刚玉
4. 沿南美洲西海岸安第斯山脉发育一条火山链
a太平洋板块滑过南美洲板块且前端指向北西
b太平洋板块正在裂开且远离南美洲板块
c大陆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碰撞,并导致其弯曲
d玄武岩沿平行于南美洲西海岸的海沟向上冲
5. 一种角砾状碎块岩石为非海相成因,由组成为碎屑物质和沉积岩石,且周围为其本身母岩。这种岩石是
a角砾岩b砾岩c浊积岩d生物碎屑灰岩e长石砂岩
6. 下列哪一个条件将使岩石产生韧性变形,而不是脆性变形()
a冷而浅的背景下b深部缓慢施力c十分接近于地表环境d固态的花岗质岩石构成
1.关于海底年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用放射性年龄测定方法确定
B.洋中脊最老,而离洋中脊最远处最年轻
C.总是不会大于2亿年
D.与计算出来的海底扩张速率关系密切
E.已经为海洋钻探所证实
5.除人类污染原因外,暴雨后河流里呈现棕色是由什么原因形成的:
A.水流中的碎石,泥沙B.悬移搬运物质C.溶解搬运物质D.A,B,C都对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个条将将使岩石产出韧性变形,而不是脆性变形:
A.冷而浅的背景下B.深部缓慢施力C.十分接近于地表的环境D.固态的花岗质岩石构成E.上述所有情形都将有助于韧性变形
8.从下面选取一个在地质租用归类上与其它4个没有逻辑关系的术语
A.新月形沙丘B.黄土C.风蚀D.河曲E.砾漠
2.下列岩浆岩侵入体在自然界不可能存在的是:
A.闪长岩岩株B.花岗岩岩基C.流纹岩岩盆D.辉绿岩岩墙
4.下列地貌形态中哪一种不是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A.波筑台B.波切台C.石钟乳D.终碛堤


教师回复:
  本答疑系统主要针对构造地质学的提问,偶尔回复少量其它学科的相关提问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回复如此多的其它学科的相关问题是有风险的,我们担心如果回复错了可能会影响你的学习。建议你就这些问题咨询相关学科的老师。
[2012/12/30 22:10:37]

999:

老师您好!请教几道判断题。1、科里奥利力在赤道处最小,在两极处最大。2、冷战时期军事需求导致对海地研究的提高。3、典型大陆地壳厚约35-40千米,但山脉下地壳厚度变薄,仅厚约18-20千米。4、平行不整合是指沉积岩层覆于岩浆岩或变质岩之上的一种不整合关系。

教师回复:
  第1题和第2题的论述是正确的,第3题和第4题的论述是错误的。
[2012/12/30 21:33:19]

111:

野外区分面理的工作方法是什么?

教师回复:
  在野外区分面理的依据是面理的特征,首先需要调查清楚面理的特征。面理的特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察:(1)由岩石中矿物成分、颜色或粒度的变化而显示出来的面理,发育这种面理的岩石通常是连续的,层理和流劈理都属于这种面理。层理一般发育在沉积岩和火山岩中,通常由矿物成分、颜色或粒度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横向上延伸规模一般比较大,相对比较稳定;流劈理一般发育在变质岩中,通常由片状或板状矿物的定向排列显示出来,单个劈理面一般延伸不远,众多劈理面通常密集分布;(2)由岩石中的机械破裂构成的面理,节理、破劈理和断裂面都属于这种面理,发育这种面理的岩石可以是连续的(如发育节理和破劈理的岩石),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如发育断层的岩石)。节埋和破劈理一般都透入性地分布于岩石之中,节理面通常连续性较好,延伸也相对较远,在岩石中分布的密度一般小于破劈理;破劈理通常连续性相对较差,延伸也相对不远,通常分布在断裂带内或断裂带附近,在岩石中分布的密度一般大于节理;断裂面在地面上总体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延伸规模一般比较大,断层面附近通常会发育擦痕、牵引褶皱(或逆牵引褶皱)、破劈理等伴生构造。
[2012/12/29 23:42:07]

yy:

老师,您好。我想问您几道判断题。1、平面上垂直地层走向不同时代的地层重复出现,可以判定是褶皱构造。2、第四纪冰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
3、从地表至地心,地球的密度、温度、重力和压力都是逐渐增大的。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在其下部的软流圈上大规模的水平移动。

教师回复:
  这4个论述都是错误的。
[2012/12/28 22:23:19]

古柏:

老师您好,请问在非共轴的递进变形中,应力主轴与应变主轴之间是什么关系?非共轴递进变形递进演化的终极是不是共轴变形?

教师回复:
  在非共轴递进变形中,应力主轴与应变主轴一般是相互对应的(在共轴递进变形过程中也是如此),最大主应力轴一般对应着最小主应变轴,最小主应力轴一般对应着最大主应变轴。非共轴递进变形的极限趋势并不是共轴变形,如对简单剪切变形来说,只要足够大的剪切力矩一直存在,简单剪切变形机制就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材料因剪切而破碎为止。
[2012/12/26 16:58:49]

王国良:

老师你好!什么是弧及弧前弧后盆地?

教师回复:
  “弧”特指与板块俯冲相关的岛弧或火山弧,如千岛群岛-日本岛就是岛弧,而南美洲西海岸众多的火山则构成火山弧。
  弧前盆地指岛弧或火山弧与海沟之间的地区,也称之为弧前前陆盆地,这里主要以挤压环境为主。弧后盆地则特指“沟-弧-盆”俯冲体系中岛弧与仰冲的大陆板块之间的伸展盆地,如现今的日本海。
[2012/12/26 16:10:19]

yy:

老师您好!想问一下水平构造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至少列出四点,并描述其变形特点

教师回复:
  本答疑系统在2009年1月9日回复过“华”提出的这个问题,请参考有关回复。
[2012/12/20 11:26:42]

考研生:

老师您好!想问一下超基性岩石主要岩石类型及成矿专属性是什么?谢谢

教师回复:
  本答疑系统在2009年11月10日回复过“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请参考有关回复。
[2012/12/20 11:19:01]

分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

请在此留言提问:
姓名:
性质:公开秘密
信箱:
主页:
提问或留言内容:
验证码:
请输入:

  











== 教 学 园 地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制作维护
Copyright©199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