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中心概况 |  实验教学 |  设备与环境 |  管理模式 |  特色与辐射 |  资源下载 |  教学案例 |  教学资源 |  中心论坛 |  English |  地质学系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
中心视频介绍
中心近年建设
发展历程
机构设置
基础地质实验室
地质工程实验室
资源勘察实验室
实验队伍
中心主任
队伍结构
中心成员介绍
科学研究
图片中心
发展规划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心图片
年度考核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中心近年建设
建设成效

发布时间:2012/11/5 9:22:57  点击次数:1106 次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建成了系列教学、实践平台

1.网络教参平台

建立了网络化教学数字平台,制作多媒体电子讲稿、电子教案、电子教材70多部,并将各门课程的多媒体电子讲稿、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全部纳入示范中心局域网络,充分地发挥了网络辅助教学的功能,为探究式教学的全面开展搭建了极好的平台。

2.网络多媒体实验教学平台

   全面完成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建设,通过网络交换机组成了数字网络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实现了实验教学多媒体化。

3. 课间野外实践教学平台

10余门课程中实施了课程间穿插野外实习的方法,将科研小课题、课程大作业等具有研究性质的教学内容溶入课程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

4. 多学科交叉综合性野外实践教学平台

依据当代系统地球科学全新理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基金的资助下,加大了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全面完成了秦岭广货街野外多学科(地质、地理、生物)共享实习基地的建设和野外实习线路的整合,实质性地实现了特色优质资源的互补与共享,极大地推动了不同院校(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不同国别(中美、中奥)师生之间的交叉联合实习,为新世纪地球科学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了重要新途径,得到了国内外地学界的广泛认可,教育部为此发布了[2010]56期简报。

5. 学生科研训练平台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方位向本科生开放,为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二、加大经费投入,对中心各项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

1.对地质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了功能性重新划分

将地质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按其功能作了重新划分,包括:陈列室、综合实验区、野外实训基地等三个单元。将原有比较分散的几个陈列室进行了搬迁、整合,成立了4个地质学标本陈列室,使得标本展示更为系统化。

 建立了秦岭多学科共享实训基地。该营区紧临南、北秦岭构造分界,周边地质现象丰富,交通便利,具有极好的辐射优势,可同时接待80120人的野外实习规模。

2.建设了5个特色实验室和专题报告厅(包括两个野外实习基地室内综合研究室,两个特色报告厅和一个特种显微镜室)

   3. 通过多方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了地质学系特种显微镜教学实验室,完善和配套的现代化实验仪器为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4. 地质工程实验室购置了大型界面直剪仪和共振柱三轴仪,在此基础上新开设了20多个实验项目。

三、建设成果

  1. 建设期间获得的各类教学奖励

  中心主任赖绍聪教授等完成的“地质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新方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地质学”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晶体光学与岩石学两个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中心主任赖绍聪教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王震亮教授主持的“石油地质学”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

张兴亮教授主持的“Geobiology”(地球生物学)入选国家级双语精品课程;

华洪教授等完成的“地学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法改革”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西北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王震亮教授获陕西省教学名师奖。

 2. 本科生获得的各类竞赛奖励

2009年以来获得地学、环境、资源与资源利用学科组本科学生创新性实习实验竞赛特等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2007级地质学专业学生付玲荣获2011年度“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

参加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3项。

5年来,本中心学生还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种奖励30余项。

打印】【关闭】【返回
西北大学地质系 | 西北大学地质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Copyright 2012 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技术支持:山景科技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