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calcite
分子式:CaCO3
分子量:100.09
密度:2.60~2.8g/cm3
莫式硬度:3
主要成分:(由Ca(钙),C(碳),O(氧)三种元素
解理:三组极完全解理
色彩:因其中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如含铁锰时为浅黄、浅红、褐黑等等。但一般多为白色或 无色透明的方解石也叫冰洲石,这样的方解石有一个奇妙的特点,就是透过它可以看到物体呈双重影像。因此,冰洲石是重要的光学材料。
方解石是石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矿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汉白玉等其实就是方解石构成的。
常含Mn、Fe、Zn、Mg、Pb、Sr、Ba、Co、TR等类质同像替代物;当它们达一定的量时,可形成锰方解石、铁方解石、锌方解石、镁方解石等变种。此外,晶体中还常见水镁石、白云石、铁的氢氧化物及氧化物、硫化物、石英等机械混入物。

晶体结构
三方晶系; -R c;菱面体晶胞:arh=0.637 nm,α=46°07′;Z=2;如果转换成六方(双重体心)格子,则:ah=0.499 nm,ch=1.706 nm;Z=6。方解石型结构见矿物学第22章概述部分。
方解石的晶体结构可由NaCl结构导出。设想使NaCl的晶体结构沿一个三次轴方向压扁,把碳酸根离子和Ca离子分别置于变形NaCl结构的Cl离子和Na离子的位置上,并使平面三角状的碳酸根离子均垂直三次轴排列,即成为方解石的晶体结构(见图[方解石的晶体结构])

鉴定:
菱面体完全解理,硬度不大,加稀盐酸剧烈起泡。晶形,{01 2}聚片双晶,{10 1}三组完全解理,硬度较小,相对密度较小。加HCl急剧起泡。灼热后的方解石碎块置于石蕊试纸上呈碱性反应。有钙的焰色反应(橘黄色)。
呈菱面体和偏三角面体,其聚形呈钉头状和犬牙状,以块状、粒状、纤维状和钟乳状集合体产出,白色、无色、灰色、红色、棕色、绿色和黑色,条痕白色到灰色,透明到半透明,玻璃到珍珠光泽或暗淡光泽。
种类
钡方解石:英文名称baryto calcite 又称斜钡钙石,系一种含钡方解石,即毒重石(baco3)与方解石类质同像混晶。化学式:baca(co3)2。单斜晶体系。无色—黄色,透明—微透明。玻璃光泽,硬度4。性脆,相对密度3.66。
钴方解石:英文名称cobalt calcite 西班牙产的一种用钴作染色剂,染成粉红色的方解石。
方解石
艳色方解石:英文名称fancy calcite 具有美丽的金黄色、玫瑰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的方解石。如中国湖南省产有一种含辰砂包裹体的血红色方解石;美国加州产的金黄色方解石等均十分艳丽。可用于磨制翻型宝石。由于解理发育,尽管原石有的可大于几百克,但成型宝石大于5克拉的几乎绝无仅有。故其价值主要在于加工,是收藏家的珍品。
蛇纹方解石:英文名称ophicalcite 一种含或多或少的方解石、白云石或菱镁矿的蛇纹石岩,或蛇纹石大理岩。其著名产地是爱尔兰的康尼马拉(connemara),并被称为“康尼马拉大理岩”。其硬度为3,相对密度2.48~2.77。平均折射率1.56左右。
硼酸钠方解石:英文名称ulexite 钠硼解石的别称。
蜀白玉:英文名称shu white jade四川省产的一种纯白色大理岩的美称。方解石含量大于95%,色泽纯净润亮、洁白无瑕。一般为玻璃光泽,也有油脂甚至丝绢光泽。结构致密细腻,薄板微透明到半透明,硬度3,相对密度2.66i。加工性能良好,常可用于冒充白色软玉。也用于雕制各种艺术人像,主要产地四川宝兴县,赋存于前寒武系盐井群上部锅巴崖组中,除纯白色外,也有白色和奶油色。
重折光石:碳酸盐类矿物许多均具有很大的重折率。但通常所谓的重折光石多用于指冰洲石。
【药名】方解石.寒水石
【别名】黄石
【汉语拼音】fang jie shi
【英文名】Calcit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cite
【归经】肺;胃经
【中药化学成分】含碳酸钙(CaCO3),其中CaO 56%,CO2 44%。混入物有Mg、Fe、Mn以及微量的Zn、Sr等。
【功效】清热利湿;通脉解毒
【考证】出自
1.《本草经集注》。
2.《雷公炮炙论》:方解石虽白,不透明,其性燥。
3.《纲目》:方解石与硬石膏相似,皆光洁如白石英,但以敲之段段片碎者为硬石膏,块块方棱者为方解石,盖一类二种,亦可通用。
【科属分类】钙化合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