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褐藻的形态、结构特征
1. 体型:均为多细胞体或分枝的丝状体、叶状体。
2. 光合作用色素:叶绿素a,c, β胡萝卜系和叶黄素(墨角藻黄素为主),由于后两种色素含量较高,所以藻体呈橄榄绿色,或者深褐色。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前体。
3. 贮存养分:主要为褐藻淀粉和甘露醇,有的富含碘,还原糖。多数无蛋白核。
4. 鞭毛:2条,侧生不等长,前面1条茸鞭,长;也有后面的鞭毛长的。
5. 细胞壁:分为两层,内层纤维素,外层为褐藻胶。
6. 繁殖:有性生殖:同配、异配、卵式生殖。也有无性生殖,营养繁殖以断裂方式进行
二、 分类与代表植物:
3纲250属1500种。按生活史类型3纲是同型(等)世代纲、异型(不等)世代纲和无孢子纲。
代表植物:
1.水云目(Ectocarpales):水云属(Ectocarpus)
2.海带目(Laminariales):△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3.墨角藻目(Fucales):鹿角菜(Pevetia siliquosa)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生于海水中的叶状体藻类,藻体分为三部分:固着器、叶柄、带(叶)片。固着器是叉状分枝的假根,柄部短而粗,叶片扁平呈带状.

(1) 外层是表皮,表皮内是皮层,中央为髓。表皮为1-2层方形小细胞组成,排列整齐。皮层全是薄壁细胞,贮藏有营养物质。髓由皮层细胞分化而成,延长分化部分称髓丝和喇叭丝,髓丝是由许多细胞首尾相接而成的丝状体,髓丝顶端膨大成喇叭丝。
(2) 生殖:
a. 营养繁殖:断裂;
b. 无性生殖:孢子体成熟时,叶片表面产生无数的孢子囊,和孢子囊相间排列的隔丝(侧丝),孢子囊内的孢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2个游动孢子,这些孢子萌发为雌配子体和雄配子体。少数种类产生无鞭毛的静孢子——如网地藻;
c. 有性生殖:雌雄配子体是分枝丝状体。成熟时雄配子体顶端细胞形成精子囊,一个精子囊形成1个精子,精子具有2条侧生的不等长的鞭毛。雌配子体成熟时顶端细胞成为卵囊,卵被排出卵囊的顶端。当精子随水漂流到卵时,即与卵结合成合子。合子萌发成孢子体(海带)。
有孢子体和配子体出现在生活史中,孢子体与配子体形态不同,因而有异型世代交替。

三、 经济意义:食用:海带、昆布Ecklonia、裙带菜、马尾藻、鹿角菜,提取褐藻胶、甘露醇、碘、褐藻淀粉;药用;养殖鲍鱼的饵料。
四、 植物界的地位:光合作用色素为叶绿素a,c,与黄藻相同,一些学者认为褐藻可能起源于黄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