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中心概况 |  实验教学 |  设备与环境 |  管理模式 |  特色与辐射 |  资源下载 |  教学案例 |  教学资源 |  中心论坛 |  English |  地质学系
教学案例
野外实习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
秦皇岛野外地质实习
巢湖野外地质实习
课间野外实习基地
野外实习花絮
开放实习
创新基金立项及成果
各年度立项创新基金
成果
创新基金结题报告
超大型矿床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案例 >> 野外实习 >> 野外实习花絮
2010级秦皇岛联合实习汇报

发布时间:2011/9/10 14:25:45  点击次数:771 次

2011年8月,10级基地班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之邀,参加了为期十天的秦皇岛联合地质实习。实习期间,烈日炙人,酷暑难当,但我们基地班三十人在实习过程中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了野外地质认知学习当中,并且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老师和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使得这十天变得愉快而富有意义。
参加此次联合实习的人员包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秦皇岛实习队的老师和地质学、资源勘查、地球化学、第四纪地质四个专业的10级学生,以及我校10级地质学基地班30人,实习站安排中国地质大学的赵军红教授作为我们的指导老师。实习自8月15日开始,至8月25日结束,共涉及七条野外地质路线的观察学习,其中19日、23日、24日休整复习,25日考试并公布成绩。实习站,即中国地质大学秦皇岛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与北戴河区之间,燕山大学南滨海大道西侧,距海滩约1公里。
野外实习对于我们地质学科的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通过8月初我们学校组织的实习,我们已经对野外实习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此次的联合实习可以说强化我们对实习意义的认识、巩固了我们所积累的野外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由于是联合实习,我们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地大同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认知方法和理论,从而找的值到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也是我们此次实习的一大收获。
一、对地质野外实习更加重视
此次联合实习对我们来说,有了8月初实习的经验,少了些许对于野外学习的新鲜感而多了应有的重视和认真。大自然是地球科学的实验室,只有通过这个巨大的实验室我们才能真正学到和掌握地质知识,这是我们对上次认知实习的总结,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认识基础。不仅是思想认识,在物质方面我们也做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包括野外学习必需品的配置,以及生活用品的制备。在野外线路的观察学习中,我们做到了协调观察、听讲、记录和采样,减少了盲目性。
二、野外学习方法的总结
野外的地质学习不同于室内课本的学习,因为野外地质点往往涉及不同方面诸多知识内容,相对比较复杂,这要求我们去全面地、整体地认识地质点位的岩性和构造,并且联系课本内容对所见的地质现象进行归类和总结。我们在此次实习中,将上次实习刘养杰老师、王居里老师和王滨老师指导教授我们的记录方法、观察描述方法以及联想思维再次付诸实践,在赵军红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两条滨海地貌观察路线、一个风化壳认识点和四条地层岩性认识路线的实习,并且在评比考试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在实习生活中增进友谊
在这一次联合实习中,我们不但与同班同学在学习生活上合作互助,而且利用机会,接触到地大老师的教学方法、认识了同专业的地大朋友。在实习生活中,我们与地大的地质学基地班进行了联谊交流,在地大10级指导员王强老师的动员下,我们两个班从相互的介绍认识到互动游戏,度过了愉快的“联谊晚会”。在19日休整时王强老师给我们两个班共同游览山海关的机会,24日又组织我们同去观看海上日出,在这些过程中,异校同业的两个班之间增进了友谊。
四、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在联合实习的学习生活中和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老师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我们看到并体会了他们在实习安排和实施方法,与我们学校自行组织的实习相较,在各有优劣的情况下我们总结了地大实习组织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
一)观察路线长短交替以缓解疲劳。联合实习所涉及的路线长短不一,实习队能够做到将路线具体并较合理的安排而制表贴出,而且适当的插入休整日,起到了缓解实习压力的作用。
二)特殊观察点的安排使针对性较强。联合实习的线路安排涉及地层岩性、地貌和特殊地质点,其中特殊点的设置具有重要作用,将风化壳、岩溶地貌、岩墙岩脉等地质点设成独立的观察点,能够加强我们对这些特殊现象的印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实地教学考虑教周全。联合实习中主要是野外教学,在特定的观察点,老师进行原地讲学,实习队制备了专用的小黑板和粉笔,使得实地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具体观察点听讲和理解得透彻,便于学生记忆。
四)实习生活安排丰富。在野外实习之余,实习队组织了篮球赛、足球赛等课余活动,丰富了实习生活。
完成了这次联合实习,10级基地班获益匪浅,阖班在此感谢系上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

2010级基地班
2011年8月28日

打印】【关闭】【返回
西北大学地质系 | 西北大学地质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Copyright 2012 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技术支持:山景科技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