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运行情况及管理制度
实验中心已实现全面开放式教学,校内学生实行灵活的实习、实验机制。除电子工艺实习外,实习分散进行,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必修实验与选修实验实行预约制,学生课外科技实验活动实行项目申请制。实验中心每周开放7天,每天开放时间为8:00--21:00。寒暑假和其它节假日,也面向参加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学生全天开放。学生课外科技实验活动实行导师负责制,由指导教师和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指导时间。
实验中心还积极对校外开放,对外校学生来实验中心进行实验和培训采取预约制。兄弟院校根据本校的教学计划按排,提前一个学期在实验中心进行预约,根据预约实验实习计划安排外校学生的实验和实习工作。对社会企业采取培训班制,实验中心根据需要定期举行系列培训班,面向社会招收培训学员。
实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及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为提高学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近年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对教师实行了岗位聘任制度、年终业绩考核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出台与实施对提高教学质量及实验室管理水平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量保证体系与考评办法
根据西北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对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考核等都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与考评办法。
岗前培训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对所有新留校的专业讲师,要求必须有1-2年的助教经验,辅助老教师进行相关的实验准备、实验辅导、答疑等;然后经试讲合格后才能上讲台授课。新调入或招聘的实验指导人员,必须经过3个月以上的实习培训,试讲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验室指导学生操作。
教学大纲听证与评审:编写一个好的教学大纲,不仅是教师讲好课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标志。我系组织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在对教学大纲进行多次修订的基础上,分两批对全系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公开讲评,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无条件接受评审。这一活动得到了校领导、教务处和全系教师的大力支持,所有教师,无论年轻还是年老,没有一个人讲困难,讲条件,都自觉调整了自己的科研和其他工作日程,积极投身到了讲评活动之中,使讲评和论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圆满成功。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教学督导制:实行校、系、中心三级教学督导制;地质系在日常教学检查中发现,有好多青年教师教书尽管很投入,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基本的教学技能训练,不得窍。针对这一状况,他们于4年前开始聘请几位德高望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为地质系教学督导员,重点对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督促和引导。他们把督导的重点放在了“导”字上,请督导员老师做青年教师的知心朋友,通过督导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一年多来,督导组的老师认真负责,积极肯干,诲人不倦,深得教师的好评,被誉为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从而使教学督导工作落到了实处
公开制:我系利用局域网络,将全系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电子讲稿、教案以及各门课程的课程进度表全部纳入地质系局域网络,上网公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并在地质系网页上设立了留言栏和主任信箱,广泛听取全系、全校,乃至全社会的批评、建议及各种反馈意见,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评估制:我系所有课程均需接受校、系两级的随机抽查和评估。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由教研室或教学督导组组织听课、学生座谈、收集学生评教意见表等,进而对课程教学质量给予评价。对于评估结果为一般者,将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评估结果不合格者,将取消其任课资格。
教学质量一票否决:<>
建立有效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定教学秩序等教学管理细则,实施教学质量一票否决。教学工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在职务聘任、岗位聘任及年终考核中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地质系将局域网上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监控体系,对于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反映强烈、教学内容陈旧,教学不投入精力者,系将给予黄牌警告,并在年终考核及奖金发放中给予下浮。对于发生教学事故者,年终考核以不合格处理,停发系内津贴。对于出现的严重教学事故者,当年不得晋升职务,降低岗位聘任级别。情节特别恶劣者直至调离教学工作岗位。
运行经费保障
中心的建设及运行经费实行计划单列,中心的建设已纳入“211工程”,“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基金”项目,近年来共投入建设资金545万元。中心运行的水电费,房屋维修费由学校负责。同时,学校每年还向中心投入运行经费3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室的日常维护及运行。另外,学校还设立了实验技术研究专项资金,学校每年投入约1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开发新实验、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实验室开放等项目。地质学系为学生科技创新实验活动每年提供10余万元的经费支持。由于学校对中心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在经费的投入上是完全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