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学科科研为支撑,将科学研究实质性地纳入教学过程,实现了优势科研成果、科研资源向教学的转化,达到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通过高年级本科学生科学研究培训计划的大力度实施,初步实现了本科-硕士研究生的贯通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实质性地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科研群体,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中心实验教学体系的系统改革,及时融入了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及教学改革成果,保证了教学内容、实践体系的先进性;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行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意义重大。
3. 建立了教授“进驻”实验室、领衔实验室建设的机制,以课程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成果带动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手段、仪器设备、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
4. 充分利用了西北大学的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建立了国内首个多国别、多院校、多学科(地质、地理、生物)共享的鄂尔多斯-秦岭综合野外实习基地,基地的建立是在地球系统科学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综合实践教学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开拓了综合性、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5. 打破了教学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之间的壁垒。中心与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了大型仪器公共实验室,实现了空间共享,资源共享;基础教学实验室与专业教学实验室融通,建立了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室,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建设水平;教学仪器与科研仪器融通,由“211工程”和“基地基金”投资购买的大型科研仪器全部面向实验教学开放,为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提供了优良条件,做到了科研反哺教学。
通过这些措施,理顺了中心管理体制,建立了教学和科研设备共享机制,探索建立了教学与科研上下贯通、相互支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体制,优化了资源配置,拓展了实验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