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2007.9-2008.9)
(1)“西北大学地质学实验教学中心”争取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建立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相适应的实验教学硬件条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3)做好仪器设备功能的开发,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特色优势和学校专项投资的的仪器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开出内容先进的综合性、创新性新实验。
第二阶段:(2008.10-2009.9)
(1)结合我校“学分制”改革,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制定一套内容先进、符合21世纪地质学人才需要的实验教学大纲。
(2)将理论课和实验课逐步剥离,实验作为单独课程给以相应学分。缩减理论课课时,加大实验课时,同时鼓励教师编写实验教材,并在政策上予以鼓励。目前本系的教学计划,实验课大多为理论课的附属课程,实验成绩往往作为理论课成绩的参考或以很低的比例计入理论课成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轻视实验学习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分离,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等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方式,按内容性质将实验内容划分为必做实验、任意选做实验和限定选做实验等,单独制订实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彻底分离开来,成为与理论教学并行的教学体系。
(3)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规划发展方向,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管理机制,创造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建立实验教学科学评价机制 , 引导教师积极改革创新。建立实验教学开放运行的政策、经费、人事等保障机制,完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4)进一步开放实验室,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加速开放式教学的改革步伐,更新实验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为核心,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实行开放式教学,给学生更大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5)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建设,对原有的数据库升级,充实和完善网上教学资源,全面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扩大实验教学的受益面。
(6)拟建“鄂尔多斯-秦岭野外实习剖面室内展厅”,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实验室及教学标本库,进一步提高地质学系实验教学水平。
第三阶段(2008.10-2009.9)
认真总结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使地质学实验教学思想、内容和教学方法,居于全国的一流水平地位,为我国培养出符合新世纪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为陕西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