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心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2/1/14 11:11:39 点击次数:1130 次
|
|
地质学实验中心始建于1999年,它的前身是五十年代以来建立起来的古生物实验室、矿物实验室、岩石实验室等13个分属8个教研室的教学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配备正、副主任和专职实验员,实验室散布在地质系的各个楼层,其结果是实验室利用率低,难以作到对学生全天开放,房屋调配困难,同时也很难对实验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1997年地质学系利用暑假进行了大规模实验室改造。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完成了1300平方米的实验室改造和建设任务。1999年,全系师生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完成全部教学实验室改造工程,使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新建6个实验室,实验中心正式成立。2次大规模改造,共动迁房屋80多间次,面积达4500平方米,这一项工程涉及全系每一个员工,每一个角落。仅仅是岩石标本的搬迁量就达30余吨,全体教职员工无偿投入了巨大的劳动。建设过程中,全系师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这种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被称作“西大地质系现象”,1999年6月光明日报曾在头版予以报道。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地质学系把原有的13个实验室合并为基础地质、资源勘察和地质工程3个分实验室,由系统一管理。实行实验室人员与教师打通使用,使实验室队伍梯队结构更趋合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实行流动聘任上岗,工作时间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合理调配和安排,作到了实验室合理、充分利用,全天开放。这包括周末和晚上。为了提高计算机房使用效率,针对我系许多学生来自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实行了免费上机。近5年来,我系又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进一步改造了岩石学实验室、晶体光学实验室、矿物学实验室、古生物学实验室等10个教学实验室,新建水资源与水环境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石油地质实验室、数字模拟实验室、地震勘探实验室、数字地球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等10个专业实验室。 2001-2003年,我们改建了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实验室,新购置奥林巴斯偏光显微镜10台,数码显微照相-摄相-投影系统一套,多媒体激光投影器,电动屏幕,电脑控制系统一套,晶体光学教具、模型140件,实验台16个,模型及实物展示柜20个,使我系晶体光学实验室的基础条件设施基本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地质系基地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条件,保证了教学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 2003年1月开始,对地质系矿床矿相分析实验室进行了重点建设,实验室环境改造、装修面积120平米,新购置矿相显微镜12台,数码显微照相系统一套,增添了部分其它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激光投影器,电动屏幕,电脑控制系统等)。经过本次重点建设,使我系矿床矿相教学基础实习实验室的基本环境和教学仪器设备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随着空间技术的成熟和广泛使用,数字地球已被提到了地学教育的议事日程。成为地学教育中的一个新亮点。在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中,数字地质填图成为国土资源部指定填图方法。及时开展数字地球教育,培育数字地球科学思想,有机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信息,已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创新性能力的重要方法。我系2003年度实施了数字地球实验室的野外及室内初步建设。购置笔记本电脑30台,台式计算机20台,数码相机30台,GPS 30台,数字地图及软件,输入输出设备等。并启动数字填图教学改革及创新研究计划,初步建立了我系自行设计和编制的数字填图软件系统,并已自2002年度起,每年在学生野外实习中实际运用,并不断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3-2005年,我们为岩石学实验室配置尼康大型示教偏光显微镜一台,尼康显微数码照(摄)像系统一套,新型激光投影仪一台,购进典型岩石学标本800块,新增典型岩石薄篇600张,标本陈列柜12个,使岩石学实验室硬件条件大到国内一流水平。2003-2004年,为矿物学实验室定制开放式典型标本展示柜18个,典型矿物晶体及集合体标本140件,使矿物学实验室具备了一流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2005年,在古生物学实验室改建中,新增新型体视显微镜20台,高档示教用体视显微镜2台,显微数码照像系统2套,典型古生物化石陈列标本40余件,古生物化石教学标本1800件。 为了适应基于计算机和现代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革命,我系进行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改革,为教师配备了多媒体教学所需的手提电脑60台、数码相机和GPS各60台,硬件建设的及时到位,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目前全系全部70门主干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不同程度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多媒体课件研制中,良好的硬件条件为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使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06年在我校校友的鼎力帮助下,美国兰德马克绘图国际公司(Landmark Graphics International Inc. )选定我校作为国内高校第一家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专业软件应用示范中心并开展多方位合作。此次合作,兰德马克向我校捐赠了价值达650多万美元的10余套专业软件。对于实验室而言,顶级专业软件的引进,可以极大地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增强科研实力;可以使学生提前介入专业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增强学生对专业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质的飞跃;同时对于促进学科建设,扩大对外影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专业软件赠与方的要求,Landmark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与2006年底正式成立,并购置了6台大型计算机工作站及多台较高配置的微机。 2007年经过多方论证和准备,利用日元贷款新增了土动三轴仪,该仪器已于5月底调试完毕。该实验室的建立使我们的土工实验从静态应力、应变测试进入到了可以进行土的动模量动阻力比、土的动强度、砂土的振动液化试验,另外,还可检测土样的体变参数及孔隙水压力参数等,大大扩展了实验范围。 在实验室建设中,我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实施教学-科研实验室一体化建设的思路,短短几年全系教学实验条件再上新台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设备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机房的改造和多媒体实验室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学生上机问题。这些工作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地质学实验中心实验内容基本涵盖了地质学的两个一级学科,包括“基础地质”、“资源勘察”、“地质工程”等三个基础及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16个分实验室及1个landmark地球科学研究中心。 2002年以来,我系增加教学设备500多万元,主要有反射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水环境分析仪器、静三轴仪、动三轴仪、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全球定位仪等,增添了大量岩石、矿物、古生物标本。
|
|
|
|
|
|